看達文西—最後晚餐畫作(8/10米蘭聖瑪麗亞格拉茲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
文藝復興[註1]盛期的大師傑作,義大利為了保護文化國寶嚴格限制參觀人數,不但要事先預約而且每次入內只能15人次還有時間限制,我們一行有25人還是得以入內,領隊因還多給了門票錢。
由於原本的行程表中並未列出要參觀此處,因此我像是意外的到一個行程而驚喜不已。
因為前一天看到纖細完美的波提且利畫作,當我一路看著聖瑪麗亞格拉茲教堂被戰火蹂躪在瓦礫堆中的歷史照片,心中有些調適不過來,腦中一片空白。
一進入教堂內部,畫作損壞的程度出乎我想像的殘破。 雖然它已是修復過後的情景,但當年達文西是用蛋彩上色(有一說是因他熱衷實驗,以加了油料的石膏作畫),而非一般濕壁畫[註2];加上教堂的熱氣、油煙以及戰火摧殘,所以當我看到原作殘缺模糊的樣子,當下心中一片空白。「畫冊都比原作清楚!」我當時心裡想著。如果說前一天波提且利畫作是被保護完善的溫室花朵,達文西的「最後晚餐」是飽受人間煙火的滄桑產物;如果說波提且利畫作如春風清風輕拂過靈魂,看此畫就像鞭荅著靈魂般沉重。
要了解此畫要先了解達文西[註3]此人;他不僅僅是藝術家而已,同時集藝術、科學、文學、詩、音樂、哲學、工程師和發明家於一身。我看著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的原作時思索著:難道因為他懂建築也懂機械製圖,所以畫面用透視的冷硬線條:長桌將人物一字排開,畫中背景—一排窗戶,中心點當然就是耶穌。不對呀,喜歡實驗的他也精通許多技法,應該懂得如何將畫面處理柔和,為何此幅畫背景窗戶的線條僵硬又簡單呢?而畫面的下方就是一扇門(現已被封填住),為什麼他不選對面完整的牆壁而要選這有門的牆來畫呢?正在納悶之際,領隊阿得問我有沒任何想法或感動?我誠實的回答:沒有!
當達文西畫此幅壁畫時,年45歲。有些資料說著:達文西不知道如何描繪最重要的耶穌和猶大表情,所以這幅畫慢吞吞的起草圖,達文西至少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真正開始繪畫,則用了三年時間。
二十年,達文西到底在思索什麼?
圖1: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1495-98),米蘭聖瑪麗亞格拉茲教堂
首先來看構圖(上圖1);因為以前我畫過一百號大張油畫,知道大畫構圖的困難。此畫不但要畫長長餐桌,還要把13個人一起畫進去,門徒們的位置安排和耶穌的位置都是一大考驗,同時表情和肢體還要傳達訊息;而這面牆是在修道院的餐廳,他又選擇有門的牆壁作畫,我看著原作,望著壁畫上耶穌的低垂眼瞼的表情,突然想起了許多東方神祇好像也有相似悲憫的神情。
再看看正對面的牆上,有一幅耶穌被多神教的羅馬軍隊釘在十字架上的受難圖。兩相對照之際,這幅「最後的晚餐」倒像是暴風雨前,風雨欲來的強烈張力!而耶穌的表情,有人說是無奈,有人說是順服;畫面中的耶穌不是英雄,倒像是凡人一般兩手一攤,無奈宣佈自己的命運,所以有藝評家說耶穌表情是此畫中最不出色之處。但我卻想著:一個先知早預知他後面的苦難,早知他要面臨的巨大試煉,卻還能平靜的與他的門徒吃這最後一餐。
當耶穌說「你們之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這句話時,一場「現實人間劇」即將上演,達文西要思索和表達的,就是大家乍聽到「你們之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時那一刻眾人一瞬間的反應。最右邊的三人聚在一起討論,再來的三人趨前詢問耶穌,三人一組的肢體互動,達文西選擇用這種方式詮釋在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之際,這幅畫顯露出最多的心靈深處的靈魂。
光看手部的多樣細微變化: 巴多羅買雙手按桌,小雅各和安得列的手呈現懷疑,彼得轉身時手握餐刀,猶大捏緊的手中握住賞錢,衝動的聖彼得拉住聖約翰耳語;約翰清白的手,耶穌攤開的手,多馬豎指發問,大雅各張開雙臂,像在進行辯解,非利捫心自問表白的手勢,馬太、西門和達太相互問詢,顯的無辜的手伸向基督。猶大的手和耶穌的手都像是不自覺伸向同一個食器,是巧合?還是暗示了什麼?
對達文西而言,最難的是出賣者猶大與基督的表情。達文西為了找到猶大的靈感,街頭巷尾到處觀察市井小民與無賴、流浪漢。心裡惶惑不安的猶太表情最是詭異,既沒有加入激烈的討論,也沒有震驚的表情。最後達文西說,12門徒已用盡靈感,不知如何描繪耶穌,但我卻被耶穌那個無可言喻的表情深深吸引。
[3] 達文西(李奧納多,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熔藝術與科學於一爐,集畫家、雕刻家、建築家和工程師於一身。在畫技上,他發明表現微霧迷濛的「空氣暈染法」,及使平面呈現凹凸感的「明暗對照法」。著名作品有:蒙娜麗莎(1503~05,巴黎羅浮宮),最後的晚餐(1495~98)等。
自己也是當老師的人,不禁用自己的觀點想著,被自己的學生或追隨者背叛是怎樣的感受…….;而且受難的流血場面就描繪在對面的牆上,更對比和嘲諷此畫的門徒不安和耶穌兩手一攤的無奈。沒有中世紀以來描繪耶穌或門徒們所必備的聖光,是「最後晚餐」這幅畫最大特點,強調現實生活、平凡、普普通通的人。連耶穌頭上都沒有聖光,達文西僅只用線條簡潔的透視法,讓耶穌成為中心,用窗口之光取代聖光,並使猶大背光置身黑暗中。背叛者猶大也不像傳統般與耶穌眾門徒分開,而是放在門徒之中,甚至靠近耶穌,他在桌上的手是最靠近耶穌的,使主題更戲劇性:我身邊的人要背叛我!而這樣的背叛不是會在我們的凡人生活中上演嗎?為名為利的背叛、被摯友背叛、愛情婚姻中的出軌等等….。
所以因此有人據以判斷:「達文西透過這幅畫,其實就是要發揮文藝復興時代最重要的、據以反叛前時代的主題:「人生與人性」。」而達文西長至二十年的草圖思索,也在於他想傳達的人文主義的特質:既為神子、又為人的耶穌,同時是神也具備凡人身分的形象和精神的耶穌,遇到那樣的背叛和出賣時,該如何表達?人性在顯現幽微處時,耶穌如何在人性幽暗角落發出光芒?
文藝復興初期,畫家們仍有中古繪畫觀念,將耶穌與聖母、聖經中的人物描繪的只有其神性,畫面上的神都是超脫人性的,甚至是靈體一般的飄渺;而到了文藝復興晚期,卻出現相反的狀況,將耶穌的人性特質凸顯,讓人難以察覺祂還是神的兒子,是神或是人以回歸人文主義來表達。「人」的主題的微妙詮釋是十五世紀絕無僅有的。達文西進行這幅壁畫進度之緩慢,以及對心理表現之鑽研,達文西可以是新觀念的創始人,揭櫫藝術家為沉思與創造的思想家,藝術創作者可以相當於哲學家,不只有是描繪比例和技巧問題的畫匠。
一切的思考都在領隊的催促中暫時結束,教堂用現代化的管理,參觀人次在離開之後透明的自動門會自動關閉,參觀過的人無法再度進入。我在門快要關閉前,回頭遠遠的再看一次教堂整體內部和那門上的圖,就是那樣臨走前的一望,啊!我明白了!呵呵,達文西玩的魔術喔!
其實那被透視的背景,被我初看時以為冷硬的線條其實是抽象的,巧妙地在修道院的門上開了一扇窗,我看到空間利被懂建築的達文西畫了一扇窗,在我回望的一眼時,那窗正中央清清楚楚有個耶穌位置。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要選擇畫在有門的那片牆,因為虛擬的窗與真實的門做了空間上的結合。在當時是餐廳的修道院用餐時,仰望牆上長桌上的圖時就好像親臨參與圖中的盛會。這也是看畫冊時無法看到的魔術,來到現場,才能感受多才多藝的天才玩的把戲,這根本就是結合空間的藝術傑作啊!
回到車上,我又不斷的想著那悲憫的表情,不但被身邊的人背叛,被赤裸的鞭打頭戴荊棘雙手釘上十字架留下鮮血,還要被後世的炮火將修道院摧毀;然而人類仍然愚蠢,戰火仍然隆隆,資本的文明在回教的聖戰中應聲而倒,人類又在仇恨的灰燼中狂奔哀嚎,最後的救贖到底在哪裡?
宗教是最後的救贖嗎?美學藝術是最後的救贖嗎?人類有可能被救贖嗎?飢餓的、苦難的、悲傷的、寂寞的、……有可能被救贖嗎?
佛陀說:「我不是救贖,救贖需要經過苦難和探求才能獲得…..」
2002/8/26
~附錄: 圖2 最後晚餐 丁多列托 威尼斯大喬治教堂
丁多列托(Tintoretto, 1518~1594),曾是提香的弟子,亦受米開蘭基羅影響。作品富於衝擊性的縮短法,具有深度的對角線構圖,犀利的明暗對比,戲劇性的群像結構,但主角是光(聖光),最著名作品是《最後晚餐》(1592~94,威尼斯大喬治教堂),構圖斜角排列。
(http://life.fhl.net/Art/da-din.htm兩幅「最後晚餐」畫作的比較參考網站)
從奧尼桑蒂教堂(建於1256年,17世紀重建)穿過米開羅修道院,走進廳可見到梅尼科.吉朗達耀的代表作之一【最後的晚餐】(1480年)。
[2] 壁畫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就有的作畫技巧,是將灰泥浸泡水中一年以上,再取出用以塗底,必須在灰泥未乾之前上色,因顏色入泥後幾乎無法修改,且上色的時間有限,需要有極純熟的作畫技巧,所以很難有成功的作品,因此逐漸被油畫所取代;直到二十世紀之後,許多人發現此畫法不易褪色,可保持原色二、三百年之久,具有永恆性,便重新獲得肯定,許多歐美的畫家都用於公共建築的壁面。
聖徒以一種新的姿態出現在畫面上。畫面還有風景為背景,這或許影響了達文西,因他在離開佛羅倫斯前兩年看過此畫。 (取材自意大利四大著名城市文化藝術旅遊一書)
[1] 「文藝復興」是指一個藝術風格轉型的階段,讓藝術從「傳達聖意的工具」到「表現真正的美麗」,於是鮮活、自然、貼近人性的美麗開始在人類歷史上綻放光彩;”Renaissance”本意是指「自由」與「人文主義」的再生,強調現世生活的幸福,這是一種相對的概念,相較之前主宰整個歐陸的主流文化──宗教至上與憧憬死後的世界;而逐漸地,商業的繁榮、知識的傳播與異族文化的衝擊,讓死氣沉沉的歐洲開始回溯古羅馬希臘時期以人為主的文化,藝術家尋找一種更貼近人性與人心的表達方式,於是,西方文明再度綻放了逼人的風采。這一段深沉的覺醒與尋找過程,稱之為「文藝復興」,指中世紀末葉起,約14~16世紀期間,以義大利為主掀起的一波文化思想潮流;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明朝,悠遠深邃、恬淡自主的文人藝術正在嚴酷腐敗的政權下瀰漫開來。達文西是文藝復興盛期三傑之一。
參考資料:
http://www.tces.tc.edu.tw/~teach6/index.html http://www.gallery.com.tw/artist/da/t00.htm http://home.kimo.com.tw/hct06157/art6_3.htm http://art.network.com.tw/ArtInformation/Project/Ta16/main.htm http://travel.mook.com.tw/global/Europe/Italy/country_travel.html http://life.fhl.net/Art/da-din.htm
~附錄:
圖3 最後晚餐,吉朗達耀作,聖奧尼桑蒂教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