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路上有人說這是苦悶的人會喜歡的片子,但是我們的翠鳥是北一女台大一直線典型中產階級(她最恨我提她學歷哈),遠離塵囂不食人間煙火的家庭主婦,閒時賞鳥種花人生過的很爽哪苦悶,以下是她的回信,沒經她同意放這,還好她不知我這。以下是她的回信:

我其實也很難說為什麼那麼愛這部片子
喜不喜歡真的是很主觀的
 
第一個可能就是我上次跟你說的
我聽到了魏德聖說的:那台灣呢?台灣的觀眾怎麼辦?
在現在這個時代,大家不是說中國就是說全球化
但是做創作的人老是在想如何符應最多數的市場需求
會不會太沒有志氣了
好像台灣只有小小的市場,台灣人的心就不值得被照顧
這個導演只想做一部讓台灣人感動的電影
結果他真的成功了
其他的人呢?
 
最近看到香港有個好像叫陳可欣的導演也是說這部片在其他地方不見得會被接受,
其實我想,那又如何?
因為導演已經完成了他的想法,他真的做了一部讓〝許多〞台灣人感動的電影
雖然這樣的票房是灌水的
因為很多人是重複的看了很多次的
但是有哪部電影可以讓人這樣一再的甘心花錢進電影院呢?
(尤其是那些很賣座的)
目前海角七號已經得到2個外國影展的首獎(雖然都是很小的影展)
日本那個就算了
但是夏威夷那個,是在西方人的社會吔,而且是LV贊助的喔!(當然那裡有很多東方人啦)
 
我老公曾經以他學多元文化的角度說:

真正的全球化其實是要以尊重在地文化為基礎的。

但是看看現在的主流論述,好像提到在地、提到本土就是鎖國,
如果以他們這樣的觀點,那全球化就是一個恐怖的文化消滅運動

 
魏德聖讓我感動的是,他把我以前很討厭的類型的人,都變得可愛了,
反省一下,才發現以往不過是用一種自認為是知識份子的高度去看人,
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我從這部片子看到的,也許都是不完美的一面,
他們會打架、很衝動、愛面子、很亂,但單純而善良,這就是台灣。
 
魏德聖是一個善於說故事的人,
他在一個專訪裡曾說:他不喜歡當導演,他會去做電影,不過是想把他要講的故事說完。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也是看盜版的)並沒有很深的感動,
但是第二次看的時候,這部片子在我心中的地位就超越情書了

後來我兒子每天都要放個幾次(當然大部分他都直接跳到演唱會),
我反而愈來愈想到電影院去看,
但說真的,基隆那間戲院的效果並不好(不知道是不是放太多次了,聲音都有點走調了,比我在家裡看DVD音效還差),
那天是星期五7點的場,人也不多,
還有基隆的人似乎很冷,很少笑也很少哭


當影片結束,
我還想看它跑完字幕,
(導演曾說,看到觀眾在片子結束後還坐在位子上,是讓他覺得最感動的,因為那代表著對參與的工作人員的尊敬)
大家卻都走了,我們也只好離開。
 
所以這部片子真的是見人見智
 
還有,這部片子裡各種族群的人中,著墨最少的是很純的外省人(只有飯店的經理)
所以那些聽不懂台語的人可能很難感動吧(基隆這種族群的人好像不少)
也許他們還會想:真低級,有什麼好看的
 
另外,我發現老師這種職業的人好像也很難感動吔(我抗議!我也是老師捏~!)
可能一天到晚在提醒學生不可以說髒話(我常對學生說真的很想講時就說:靠~右邊!三小~朋友!或說芭樂蓮霧之類)

聽到茂伯滿口定冠詞,很受不了吧(我有次罵F和S開頭的英文髒話被學生聽到我就說我在講德文)

但說真的,有時覺得老師這個行業的人和社會滿脫節的
(我抗議!我知道我們的總統把自己變區長,為了兩岸和平復僻戒嚴時期)
 
導演可能不會喜歡被用政治或意識形態的眼光來評論這部片子
但我個人很喜歡這部片子其中一個原因是
我在裡面幾乎看不到所謂的〝中國文化〞的影子
 
因為太著迷,最近我幾乎一開機就在搜尋有關海角七號的訊息,
看了一些魏德聖的專訪
發現這個人真的很有趣
他說話時總是用他自己的節奏
不說場面話
非常的誠實
(妳有空可以看看:

http://blog.roodo.com/blue1989/archives/7131385.html
 
有時覺得他在成名前的際遇,
很像小王子裡提到的那個土耳其的天文學家
因為穿著傳統服裝,
所以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是真的
(小王子在台灣不是很紅嗎,許多衣冠楚楚的人都翻譯過這本書,好怪喔!)
 
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的包裝
但是還有這樣的人堅持自己的理想和風格
他的成功 也許是上帝給他的肯定和鼓勵吧
 
 
說太多囉!
我要說的重點是
別人喜不喜歡都沒有關係啦
妳喜歡就好了呀!
 
 
 
翠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al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